由于管道老化、破损,污水渗漏进入雨水管道,进而排入河道造成污染,是各地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老旧生活小区,污水管道不仅年久失修,很多还不具备改建条件,或改建难度大、费用高,处理起来棘手。如今,随着科技飞速的发展,治水能否变“智”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在推进“五水共治”工作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
智能排口应用成效显著
“智能排口已成功安装,设备运行正常。”近日,镇海区蛟川街道临江小区智能排口顺利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标志着镇海基层在科技治水、科学治水方面率先迈出了创新性的一步。
据了解,蛟川街道采用管网终端智能截流方式,对雨水排口进行智能化分质分流。这项技术基于网、口、河一体化场景,融合视频、水质、水文、气象等全要素数据,终端设备统一通过5G无线接入,在实现云协同的同时,还做到了24小时全工况下的无人值守。同时在以“雨污水泵+固定堰”的排口典型改造方案基础上,创新采用闸阀机构,提升了大汇水场景下的排水安全,满足高可靠实时感知和联动控制。
与传统改造、养护方式相比,管网终端智能截流设备不仅能够实时监控水质状况,还能自动调节排口开关状态,确保在晴天时关闭以防止污水流入河流,在雨天时打开以便及时排放雨水,从根本上杜绝了污水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同样,镇海区骆驼街道在香山港、西大河治理河段也开启了智慧排口治理。当地治水机构在先行河段组建两个微网单元,以入河雨排口为区域整治切入点,开展全面监测和实时调控,利用数字化无人值守的可靠技术,确保“晴天不出水、雨天不出污水”。
初步效果显示,智慧排口治理项目能够识别并应对复杂的排水问题,实现智能化分质分流和截污纳管,具有微改造、见效快、数据透明的特点,进一步提升了雨污分流水平。智慧排口治理项目自上线运行以来,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联动监管力促水质提升
要“治”更要“管”。在最近几次河道巡查过程中,蛟川街道于今年6月新添的智慧巡河设备——水下无人机大显身手。作为一名科技治水的“新兵”,这台机器形似潜水艇,摇身变为水下电子眼,可自由穿梭百米。
“清水浦池塘水质出现异常。”蛟川街道治水办接报后,立即出动水下无人机开展水下探查。根据实时传输过来的画面判断,发现私接管道隐患,锁定污染源头,最终使水下污染“现形”并精准治理。
不仅如此,蛟川街道还建立起智慧联动的工作模式:5G无人机巡查河道、水下机器人穿行涵洞探测隐患、智慧管网守护居民区水域健康……蛟川街道以“水陆空”全方位监管,有效提升了水域治理的工作效率,也为辖区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污染智慧溯源先试先行
近年来,镇海区积极响应省、市总体部署,全速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精心绘制了一幅碧波荡漾、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其中,镇海区推出的“水污染智慧溯源平台”成为推动碧水长流的关键力量。搭建这一平台,实现了对污染源的精准溯源;算法赋能,为环境执法提供了有力支持;集成多元应用,拓宽了平台的应用场景……截至目前,智慧溯源平台系统已覆盖镇海区7个镇(街道)、153个重点水质监控点位。同时,镇海区依托二维水质模型、遗传算法等手段,科学比对理论水质数据与在线监测的实际水质数据,盯牢区域污水排放动态,至今已成功溯源138起排水异常事件,实现市控及以上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水质优良率100%。
作为镇海区治水重点部位的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创建浙江省星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为契机,打造了区域水务调度智控管理中心,整合水污染溯源管理、智慧水利防汛管理、水环境(河长制)管理、公共服务管理等功能系统,确保了园区排水安全。
在科技的强大赋能下,镇海区将“治水”变“智水” ,全力构筑起集管水、护水、用水于一体的“数字引擎”,通过数字技术的力量,打响蓝天碧水的保卫战,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