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职业教育如何培养更好用人才
0
发布时间:2021-10-19 浏览数:2222 新闻来源: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需要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数据显示,我国技能人才已超过2亿人,占就业总量的26%,而其中高技能人才仅有5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与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相比仍有差距。

  与此同时,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近3000万人,家政、养老等领域需求缺口达4000万人。

  显然,肩负为社会培养输送技能人才使命的职业教育,如何更多、更好地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的技能人才,值得关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即瞄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做出部署。

  针对我国高技能人才不足,特别是一些领域技能人才紧缺,《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紧盯产业链条、紧盯市场信号、紧盯技术前沿、紧盯民生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让培养出来的人才契合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

  在职业教育人才的具体培养方式上,《意见》开出了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药方,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更有利于将产业行业的最新技术标准、岗位需求等作为人才培养指南,进而培养出更多“好用”的技能人才。

  以德国为例,其职业教育最大特色在“双元制”,学生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部分时间在企业当“学徒”,教学、产业对接充分,就不会出现学生在校学得热火朝天,却因为技术匹配度不够、技术更新不到位等,在企业招聘环节遇冷的尴尬。这一模式也让德国企业保持了持续的竞争力。

  近年,我国职业教育呈现越来越多的新气象,比如企业引才方式已从毕业季抢人才,到快速抢位订人才,再变化到与相关院校进行“订单式”产业技工培训积蓄人才,一些企校双方还共同开发课程教材,企业派专家到学校授课,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等,努力让人才与产业的匹配更加精准高效。

  在此基础上,《意见》更提出“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千方百计健全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就是为了让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契合市场需要,为了学生、家长更好感受到职业教育的良好就业前景,为了职业教育更多获得人们的认同和尊重。

  也要看到,提升公众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获得感,与职业教育内部体系的疏通健全息息相关。当前,职业教育的学历“天花板”有待进一步打破,亟需加快构建职业启蒙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职业专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纵向衔接的人才培养梯度体系,疏通不同梯度之间的纵向上升渠道。

  还要看到,当今社会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越来越快,相对应的技能更是瞬息万变,在掌握特定技能之外,提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同样重要。这意味着,通识性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也需进一步横向融合发展。

  此外,制定国家资历框架,进一步规定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普通教育的学生学习成果等级互换关系,规定在特定领域两个教育序列的学生都享有同等权利等也是应有之义。

  未来五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更多政策落到实处以及产教进一步融合,中国的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期待到2035年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时,一个健全完善、层次分明、人尽其才的技能人才“生态系统”,能够不负众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能量。


©版权所有:北京宏远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c) ccenb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08691号-5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浏览器,1280×1024分辩率,16位以上颜色
微信公众号
手机移动端
证书查询